Ka Wing's Travelogue
  • My Blog
    • 我的遊記 (中文)
  • Photography
  • Contact
  • My Blog
    • 我的遊記 (中文)
  • Photography
  • Contact
Picture

[北高家索-第二部] 北奧塞梯: 俄羅斯人對高加索的征服

3/12/2017

0 Comments

 
'The Caucasus may be likened to a mighty fortress: Marvellously strong by nature, artificially protected by military works, and defended by a numerous garrison.
​
Only thoughtless men would attempt to escalade such a stronghold.
A wise commander would [...] advance by sap and mine, and so master the place.'
     - Alexi Velyaminov, 十九世紀俄國將軍
 十八世紀末期象徵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俄羅斯與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都分別擁到去前所未知的地方去進行侵略和統治。同一時間,分隔着北面俄國以及南面高加索地區的諾蓋汗國 (Nogais Horde, 蒙古人後裔創立的一個汗國) 亦都開始衰落。這兩個因素催促了兩個民族的相遇,最終亦都改變了他們各自的命運。
俄羅斯帝國希望透過使用驍勇善戰的哥薩克人 (Cossack,傳統為俄羅斯帝國擴展版圖的殖民民族) 成立邊境重鎮去安撫北高加索地區。「哥薩克防衛線」(Cossack Line) 亦都隨之被建立。衛線是在俄國與北高加索邊境,由一系列哥薩克人駐守的新殖民市鎮所組成。這條防線的目的就是去分隔俄國以及北高加索經常造反的土著。
'The gradual occupation by means of forts and Cossack settlement would, of itself, little by little, bring about the exhaustion of the mountaineers.'
- Alexei Velyaminov
這些新的殖民軍區最終演變成北高加索今時今日的主要城市。它們的名字全都反映了它們被創立的目的:Neotstupny Stan (意為「不准撤退」) ,Burnaya (意為「攻陷」) ,而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就是車臣首都格羅茲尼 (Grozny ,意為「可怕」) 。奧塞梯 (Ossetia, 又稱北奧塞梯) 的首都弗拉季高加索 (Vladikavkaz) 亦是其中一個,其名字的意思就是「高加索的守護者」。
Picture
1783年俄國製的高加索地圖,可以清楚見到一系列新創立的邊境重鎮。

Read More
0 Comments
    * Blog in English here *
    Picture

    ​作者​

    我喜愛旅遊,也喜歡歸根究底去尋找事實以及源頭,所以我就做了這個Blog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旅程中的所見所聞。

    我尤其是對於中東,前蘇聯,絲綢之路地區和未受承認國家的人民,文化,歷史及政治有興趣。所以我多年來也走訪過不少這些國家。

    ​在2009年我曾經居住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英文Sierra Leone, 又名獅子山共和國​)。到2015至2016年間我也曾居住於前蘇聯國家格魯吉亞(Georgia),分別駐在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以及在西面叛軍控制地區邊境的重鎮祖格迪迪(Zugdidi)。

    當我不是在旅遊的時候,我就是在閱讀關於世界不同地方的書籍,或是在探索城市地底下去看看到底是怎麼樣的。


    這是我的故事。

    資料庫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December 2017

    分類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